为适应游泳运动发展新趋势,推动我国游泳项目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国家体育总局于近日正式发布了《游泳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2024版)》。新标准自2024年7月1日起实施,旨在进一步优化运动员培养体系,提升竞技水平。以下是全文内容及专业解读。
一、等级划分
游泳运动员技术等级分为五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 国际级运动健将
- 运动健将
- 一级运动员
- 二级运动员
- 三级运动员
二、达标成绩标准
新标准对男女各小项的成绩要求进行了细化调整,主要变化包括:
1. 国际级运动健将
- 需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国际A级赛事中达到相应名次或成绩。
- 部分项目成绩门槛较2021版提高0.5%-1.2%,如男子100米自由泳标准提升至48.10秒。
2. 运动健将
- 需在全国游泳冠军赛、全国青年游泳锦标赛等赛事中达到规定成绩。
- 新增混合泳接力项目达标标准。
3. 一至三级运动员
- 调整了省市级赛事达标成绩,更注重年龄组别区分。
- 新增15-17岁青少年组专项标准。
(注:具体成绩标准详见体育总局官网附件)
三、主要调整解读
1. 与国际标准接轨
2024版标准首次全面参照世界游泳联合会(FINA)最新竞赛规则,对出发、转身、到边等技术环节提出更明确要求。
2. 强化青少年培养
增设U13、U15、U17三个青少年组别技术评定标准,强调基本技术规范和综合能力培养。
3. 新增项目纳入
正式将公开水域游泳(5公里、10公里)和男女混合接力项目纳入等级评定体系。
4. 考核方式优化
实行"成绩+技术评定"双轨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需通过专项技术测试。
四、实施要点
1. 2024年7月1日前取得的比赛成绩仍按旧标准认定
2. 新申报运动员需按2024版标准执行
3. 技术测试细则将由各省级体育局制定实施
此次修订标志着我国游泳运动员培养体系进一步成熟,既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又充分考虑本土化培养需求,将对提升我国游泳运动整体水平产生深远影响。
(完整标准文件请登录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栏目下载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