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冕冠军的光环,往往意味着实力与荣耀的象征。然而在世界杯的舞台上,这个头衔有时却成为一道沉重的枷锁。从1998年的法国到2018年的德国,卫冕冠军小组赛出局的魔咒不断上演,成为世界杯历史上最令人唏嘘的篇章。

2002年韩日世界杯,法国队作为新科冠军意气风发地来到亚洲。拥有齐达内、亨利、特雷泽盖等巨星的他们,却在小组赛遭遇滑铁卢。首战0-1爆冷不敌塞内加尔,次战0-0战平乌拉圭,最后一战0-2负于丹麦,三场比赛一球未进,惨淡出局。伤病困扰和状态低迷,让这支豪华之师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个小组赛出局的卫冕冠军。
十年后的2014年巴西世界杯,西班牙队带着tiki-taka的荣耀来到南美。然而首战1-5惨败荷兰,次战0-2不敌智利,提前一轮宣告卫冕失败。传控足球的黄金时代在这一刻画上句号,王朝的崩塌往往比建立来得更加突然。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德国战车同样未能逃脱这一魔咒。0-1负于墨西哥,2-1险胜瑞典,最后一场0-2不敌韩国,卫冕冠军以小组垫底的耻辱方式告别世界杯。勒夫的球队在俄罗斯陷入了得势不得分的怪圈,67%的控球率换来的却是小组出局的苦果。
这些卫冕冠军的集体迷失,背后折射出当代足球的残酷竞争。其他球队对冠军球队的研究更加深入,球员夺冠后的心态松懈,阵容老化与更新换代的困境,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世界杯历史上共有5支卫冕冠军止步小组赛,除了上述三支球队外,1950年的意大利和1966年的巴西也曾遭遇同样命运。这提醒着每支志在夺冠的球队:世界杯从不相信过去的荣耀,足球世界永远在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