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当城市还在沉睡,十七岁的林小雨已经站在了操场的跑道上。晨曦微露,她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训练。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整整五年。

小雨与田径的缘分始于初中一年级。那时身材瘦小的她在校运会上意外获得了百米赛跑的第三名,体育老师发现了她的天赋,鼓励她加入校田径队。起初,父母担心训练会影响学习,但看到女儿眼中闪烁的光芒,他们最终选择了支持。
训练的日子远比想象中艰苦。每天清晨五点到七点的晨练,下午放学后两小时的专项训练,周末还要进行体能强化。小雨的膝盖常常布满淤青,脚底磨出水泡,但她从未抱怨过。
“最困难的是去年备战省运会的时候。”小雨回忆道,“那时我的百米成绩卡在12秒8已经三个月了,无论怎么练都无法突破。”那段时间,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田径这条路。
转折出现在一个雨天。教练没有让她继续在跑道上训练,而是带她去看了一场残疾人田径比赛。看到失去双腿的运动员仍然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小雨被深深震撼了。“那一刻我明白了,体育精神不在于成绩,而在于永不放弃的态度。”
重新调整心态后,小雨开始注重训练方法的科学性,而不是一味地苦练。她研究短跑技术录像,加强核心力量训练,调整起跑姿势。同时,她也学会了在比赛中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稳。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今年的省运会上,小雨终于突破了个人最好成绩,跑出了12秒4的好成绩,获得了银牌。冲过终点线时,她跪在跑道上,泪水与汗水交织在一起。
“田径教会我的不只是跑步,更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现在已是高三学生的小雨这样说道。虽然课业繁重,她仍然坚持每天训练,因为她已经获得了某体育大学的保送资格。
小雨的故事只是无数田径少女的缩影。在每一条跑道上,都有这样一群追梦人,她们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坚持诠释青春。每一次起跑,都是向自我挑战的宣言;每一次冲刺,都是对极限突破的尝试。
梦想不会自动实现,但每一步努力都在缩短与梦想的距离。这些田径少女们正在用奔跑的姿态告诉世界:只要坚持,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