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8日,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NBA选秀大会的现场,一个熟悉的名字被时任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念出——"With the sixth pick in the 2007 NBA Draft, the Milwaukee Bucks select Yi Jianlian from China." 这一刻,易建联以首轮第六顺位的高顺位登陆NBA,成为中国篮球历史上选秀顺位第二高的球员。

选秀背景:天赋异禀的东方新星
2007年选秀前,易建联已经在中国篮球界崭露头角。作为广东宏远队的核心球员,他帮助球队三次夺得CBA总冠军,个人也展现出惊人的身体天赋:2米13的身高、出色的运动能力和柔和的投篮手感。这些特质让NBA球探们眼前一亮,将他视为继姚明之后又一位可能在美国赛场取得成功的中国球员。
当时的选秀预测中,易建联的行情一直稳定在乐透区(前14顺位),甚至有专家预测他可能进入前五顺位。最终,密尔沃基雄鹿队用第六顺位选中了这位来自广东的年轻前锋。
历史定位:中国球员的NBA选秀之路
在易建联之前,中国球员的NBA选秀情况如下:
- 王治郅:1999年第36顺位(达拉斯小牛)
- 姚明:2002年状元秀(休斯顿火箭)
- 薛玉洋:2003年第57顺位(达拉斯小牛)
易建联的第六顺位使他成为当时中国球员中选秀顺位第二高的球员,仅次于姚明。这一成绩至今仍是中国球员NBA选秀顺位的第二高纪录。
NBA生涯回顾:机遇与挑战并存
易建联的NBA生涯先后效力于雄鹿、篮网、奇才和独行侠四支球队。他的新秀赛季表现可圈可点,入选了NBA最佳新秀阵容第二阵容。2009-2010赛季在篮网队期间,他打出了生涯最佳表现,场均贡献12分、7.2个篮板。
然而,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伤病困扰以及球队战术定位的不稳定,让易建联的NBA之路充满挑战。在五个NBA赛季后,他选择回归CBA广东队,继续自己的篮球生涯。
分析与反思:高顺位背后的意义
易建联的高顺位选秀对中国篮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证明了国际球探对中国篮球人才的认可,推动了中国球员走向世界舞台的进程。
其次,易建联的选秀成功激励了更多中国年轻球员挑战NBA,如后来的周琦、王哲林等。
最后,易建联的案例也为后续中国球员提供了宝贵经验,包括如何适应NBA的比赛节奏、文化环境等。
结语
易建联的NBA选秀顺位——2007年首轮第六顺位,不仅是他个人篮球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篮球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尽管他的NBA生涯未能完全达到外界的预期,但他的努力和成就已经为中国篮球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如今,易建联已是中国篮球的传奇人物,而他当年的高顺位选秀,依然是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