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韩日世界杯,巴西对阵英格兰的四分之一决赛中,罗纳尔迪尼奥(小罗)的一次犯规引发了巨大争议。比赛第57分钟,小罗在争抢中对英格兰后卫丹尼·米尔斯做出了一次看似凶狠的蹬踏动作,当值主裁判毫不犹豫地出示红牌将其罚下。这一判罚不仅改变了比赛的走势,更成为世界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红牌之一。

通过慢镜头回放可以看到,小罗在争抢时确实抬脚过高,鞋钉直接蹬在了米尔斯的小腿上。从动作本身来看,这确实符合危险动作的判罚标准。然而争议在于,小罗在完成动作时视线始终注视着空中下落的皮球,似乎并非有意伤害对手。支持判罚的一方认为,无论是否有意,这种动作本身就极具危险性;而反对者则认为,裁判应该考虑到球员的意图和比赛的具体情境。
这张红牌不仅让小罗提前结束了世界杯征程,也险些改变了巴西队的命运。所幸的是,少一人作战的巴西最终凭借顽强的防守将1-0的比分保持到终场,晋级四强并最终夺冠。赛后,小罗表示自己并非故意伤人,但尊重裁判的决定。这一事件也成为足球规则解释和裁判执裁尺度讨论的经典案例,引发了对"故意与否是否应该影响判罚"的长久辩论。
时至今日,每当讨论世界杯争议判罚时,小罗的这张红牌总会被人提及。它不仅是世界杯历史的注脚,更是足球规则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参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