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28日,美国亚特兰大乔治亚穹顶体育馆内,中国跳水名将伏明霞以无懈可击的表现,成功卫冕奥运会女子3米板冠军。这场比赛不仅是她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也是中国跳水“梦之队”辉煌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赛开始前,伏明霞已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四年前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年仅14岁的她便以惊人天赋摘得10米台金牌,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奥运跳水冠军。而此次转战3米板,她面临的是卫冕冠军的压力和更为激烈的竞争。
第一跳,伏明霞选择了难度系数3.0的405B(向内翻腾两周半屈体)。起跳高度充分,空中姿态优美,入水水花控制得恰到好处,裁判打出76.50的高分,开局便确立领先优势。
第二跳107B(向前翻腾三周半屈体)更是惊艳全场。她的翻腾速度快,身体笔直,入水几乎看不到水花,七位裁判中有四人打出9.5分,这一跳获得79.20分,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随后的第三跳和第四跳,伏明霞分别完成5152B(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屈体)和205B(向后翻腾两周半屈体)。尽管这两个动作难度较高,但她的表现依然稳定,分别获得74.70分和77.40分。四轮过后,她以总分307.80分遥遥领先。
最后一跳,伏明霞选择了难度系数3.0的5335D(反身翻腾一周半转体两周半)。这是她的招牌动作,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一跳。起跳、翻腾、转体、入水,每个环节都堪称教科书级别,最终获得75.60分。
当最后一跳的分数出现在大屏幕上,伏明霞以总分383.40分的绝对优势夺得金牌。这一刻,她成为中国跳水史上首位在连续两届奥运会上获得不同项目金牌的运动员。
纵观整场比赛,伏明霞的五跳得分全部超过74分,稳定性令人惊叹。她的动作规格高、水花效果佳,每个细节都展现出了世界顶尖选手的风范。这场比赛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心理素质的完美体现——面对压力,她始终保持着冷静与自信。
22年过去了,伏明霞在1996年奥运会上的完美表现至今仍被奉为跳水比赛的经典之作。她那优雅的空中姿态和几乎零水花的入动,重新定义了女子跳板技术的标杆,也为中国跳水队此后二十年的统治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